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记者日前从昆明理工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江照教授和何冬梅教授团队在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材料学期刊《先进材料》上。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钙钛矿型的有机金属卤化物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因其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较好的稳定性,在光伏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已实现高达27%的认证光电转换效率,可与单晶硅电池效率媲美。但较差的长期工作稳定性,对钙钛矿光伏技术的商业化提出了严峻挑战。器件中每一个功能层及其界面,都与电池的长期稳定性密切相关。
对此,陈江照、何冬梅团队报道了一种通用的离子迁移抑制策略来稳定多个功能层,通过杯芳烃超分子的主客体作用,同时抑制多种化学物种的迁移。研究人员基于两步法制备的4-叔丁基杯[8]芳烃掺杂的正式电池,实现了26.01%的效率,这是基于二氧化钛的平面正式电池报道的世界纪录效率。新型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获得了27.18%的效率,这是真空闪蒸技术制备的钙钛矿电池相关研究的最高效率。
此外,未封装新型反式电池在最大功率点连续工作1200小时后,仍能保持其初始效率的90%以上;在相对湿度30%的环境中存放2800小时后,效率保持在初始值的95%以上;在65℃下热老化1500小时后,效率保持在初始值的90%以上。
研究人员介绍,此项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助于解决钙钛矿光伏器件和其他钙钛矿基光电器件不稳定的问题,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离子迁移的抑制提供了一种普适性策略,有望推动钙钛矿光伏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环着沙漠看新疆·组图|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一起来认识沙漠里长出的神奇植物
沙漠中的植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特有的生存智慧,正在沙漠中顽强生长,为防治荒漠化作出持续贡献。 今天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一起来认识沙漠里长出的神奇植物。…
人民网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杜燕飞)依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通知要求,三峡水库近期开展了两次库尾减淤调度工作,库尾河段累计冲刷泥沙量达195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内冲刷泥沙量147万立方米,为三峡水库长期稳定运行和防洪安全提供保障。 2025年库尾减淤调度后河道测量现场。…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